什麼是胃潰瘍 ?


圖片來源:Keepwell

 

胃潰瘍是什麼?會有什麼症狀?

胃潰瘍是指胃的粘膜發生潰瘍,最常發生的時間是在吃飽飯後,突然發生腹痛,嚴重一點的人甚至會難過在地上打滾。胃潰瘍並非是一夕之間可以產生的,而是慢慢發生的,常常在你沒注意的狀況下,胃粘膜已經默默受傷了。

 

 

胃潰瘍的症狀大多以腸胃症狀為主,包括下列幾項:

  1. 上腹疼痛 : 疼痛會發生於胸骨底端,且疼痛感有可能會轉移到後背。上腹痛的發作會和吃飯時機有關,如果是胃潰瘍,通常在吃飯時會產生上腹痛,這與食物進入胃中刺激胃酸分泌有關。

  2. 腹脹 : 長期十二指腸潰瘍會導致腸道萎縮,使得胃排空變慢。於是食物無法順利流入腸道,產生腹脹感。

  3. 噁心嘔吐 : 是因為食物無法順利從胃裡流入十二指腸,超過胃部所能負擔的容量,食物較易逆流回口腔。噁心嘔吐症狀通常會在飯後數小時發生。

  4. 心灼熱 : 由於胃潰瘍患者缺乏抑制胃酸分泌的激素,胃酸分泌量隨之上升,增加胃酸逆流食道的機率。胸口會有心灼熱感。

 

 

圖片來源:晶璽生活館

 

什麼原因會罹患胃潰瘍?

  1. 遺傳因素 : 家族有胃潰瘍的病史。
  2. 飲食習慣 : 三餐不定時及暴飲暴食,是胃潰瘍的主因。
  3. 食物因素 : 經常食用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,易使胃酸分泌過多,可能造成胃壁受侵蝕,導致胃潰瘍。
  4. 長期飲酒過量、吸煙及吃檳榔,也會造成胃潰瘍。
  5. 藥物因素 : 長期服用消炎止痛、阿司匹林、類固醇等藥物,容易發生胃潰瘍。
  6. 精神因素 : 精神焦慮緊張或過度憂慮、長期工作壓力,也是誘發胃潰瘍的原因。
  7. 幽門螺旋桿菌 : 它是一種微需氧的細菌,會分泌不同的消化酵素,破壞胃黏膜的表皮細胞,造成胃部發炎,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。

 

胃潰瘍該如何飲食?

  1. 定時用餐。
  2. 充分咀嚼 : 吃東西時細嚼慢嚥,在治療及預防胃潰瘍方面非常重要,因為人的唾液是鹼性的,它的作用有如一種緩衝劑,可以保護十二指腸及胃的黏膜小使其不致變得太酸。
  3. 八分飽即不再吃,勿暴飲暴食。
  4. 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  5. 避免飲用牛奶。

另外,需要注意的還有:

  1. 使用制酸劑紓解症狀
  2. 勿使用過量的止痛劑
  3. 戒煙
  4. 適度發洩情緒
  5. 勿服用鐵質補充物,以免引起嚴重反胃

 

參考資料: MedPartner、早安健康、康健雜誌、元氣網、天下雜誌、Keepwell